案例求婚套餐

西双版纳生日派对怎么布置

生日派对相关搜索: 生日派对
最佳回答
有钱那里都好玩
  • 宾狗
  • 2020-05-31 22:23
更多回答

  傣族的历史悠久,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,尤以傣历、傣文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。

早在 一千多年前,傣族的先民就在贝叶、绵纸上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、寓言故事、小说、诗歌等,仅用傣文写的长诗就有550馀部。

《召树屯与楠木诺娜》、 《葫芦信》等是其代表作,被改编成电影、戏剧等,深受群众的喜爱。

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鲜明的民族特色,动作为多类比和美化动物的举止,如流行广泛 的“孔雀舞”、“象脚鼓舞”等。

傣族的音乐悦耳动听,除了为舞蹈伴奏外,常与诗歌相结合。

雕刻、绘画也具有鲜明的特点。

傣族信仰上座部佛教,在傣族地区, 佛塔和佛寺随处可见。

傣族民居――竹楼,是我国现存最典型的干栏式建筑,造型古雅别致,住在里面清凉舒爽。

傣族男子有纹身的习俗,表示勇敢、美观,亦能吸引异性的爱慕。

  历史文化  泼水节传说 民间传说,远古时候,傣族居住的地方遭受一一场灾难。

夏无雨,春无风,秋无艳阳,淫雨满冬。

需晴不晴,需雨不雨,四季相淆,庄稼无法种,田荒地芜,人畜遭 疫,人类面临灭顶之灾。

那个被人们称为帕雅晚的人,见到如此光景,决心到天庭弄清原由,禀告天王英达提拉。

他以4块木板作成翅膀,腾空而起,冲入天庭,将 人间遇到的灾难报告了天王英达提拉。

项达提瓣闻状一查,知道是负责掌管风、雷、电、雨、晴、阴的天神捧玛点达拉乍无视捧玛乍制定的旱、雨、冷三季之规,凭借广大神通,蓄意作乱。

而这个捧玛点达拉乍,法术高明,众天神均对他无可奈何。

为惩处这个乱施淫威的天神,英达提拉装扮成一个英俊的小伙,到捧玛点达拉乍 家里去串姑娘。

被捧玛点达拉乍长期禁闭在深宫中的7位女儿,对这位英俊伙子一见钟情。

英达提拉便将捧玛点达拉乍降灾人间,使人类面临灭顶之灾的实情相告, 7位平日已对父王心情愤懑的善良姑娘,,决心大义灭亲,拯救人类。

她们天天围在父王身边撒娇,探查他的生死秘诀。

面对 娇女,捧玛点达拉乍终于吐露了秘密:他不怕刀砍、箭射、也不怕火烧水淹,他怕的是自己头上的发丝。

姑娘们探得秘密之后,将自己的父亲灌得酩酊大醉,乘机 剪下他的一撮头发,制作了一张“弓赛宰”(直译为心弦弓,褛必弦弓),他们刚把弓弦对准捧玛点达拉乍的脖子,他的头颅便倏然而落。

然而捧玛点达拉乍的头是 只魔头,落地喷头,火势冲天。

7位姑娘见状,不顾安危扑向头颅抱于情中,魔火顿灭。

为扑灭魔火,7位姑娘只好将魔头抱在怀中,不断轮换,直到头颅腐烂。

姐 妹每轮换一次,便互相泼一次水冲洗身上污迹,消除遗臭。

捧玛点达拉乍死后,树鲁巴的麻哈捧重修历法,执掌风雨,使人间风调雨顺,人民安居乐业。

传说,修 订的历法是由帕雅晚于傣历六月托梦给他的父亲宣布的。

因此,傣族便把公布新历法的六月作为辞旧迎新的年节。

人们在欢度新年时,相互泼水,以此纪忘那7位大 义灭亲的善良姑娘,并寓驱邪除污,求吉祥如意流传至今。

傣历新年,一般要过三天或四天,通常称为“宛麦”、“宛恼”、“麦帕雅晚玛”。

“宛麦”是辞旧岁之 日,有些类似农历的除夕。

这天,人们要打扫卫生,准备过年的食品,辞旧岁迎新年 傣家 傣族是西双版纳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,有精巧的竹楼,优美的孔雀舞。

傣族少女服饰精美、容姿秀丽、能歌善舞,是西双迷人的景致之一。

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。

竹楼近似方形,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,悬空铺楼板;房顶用茅草排覆盖,竹墙缝隙很大,既通风又透光,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,呈“A”字形。

竹楼分两层,楼上住人,楼下饲养牲畜,堆放杂物,也是舂米、织布的地方。

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,下穿长管裤,以白布或蓝布包头

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,但基本上都以束发、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。

筒裙长到脚面,衣衫紧而短,下摆仅及腰际,袖子却又长又窄。

傣族以大米为主食,最具特色是竹筒饭。

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,放在火上烧烤,吃起来清香可口。

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特产,唐代就远销中国各地,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,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,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。

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非常丰富,仅水果就有110多种,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,是有名的“植物王国”和“动物王国”。

1991年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式向外界开放,人们可以亲身游历大自然的宝库,体味浓郁的亚热带风情。

爱水的傣族 西双版纳傣族,是与水有缘的民族,称为水的民族。

民谚说“泡沫跟着波浪漂,傣家跟着流水走”、“水创世,世靠水”。

傣族心目中的水,是孕育万物的乳汁,是生命的血源。

傣族创世史诗《巴塔麻嘎捧尚罗》中讲到,开天辟地的英叭天神,就是用水混合其他物质造成了地球。

是水形成地,水是万物之源。

在傣族的《回塔五蕴》医学论著中,把“巴他维塔都”(土)、“阿波塔都”(水)、“爹卓塔都”(火)、“佤约塔都”(风)解释为人体的物质本源。

水在其中起胶合作用,起生命源泉的作用。

傣族认识到水不仅有饮用、洗涤、航运、灌溉、带动水车等功能,还具有养育世间万物的作用。

傣族与水有割不断的深情。

傣族法典中规定:“建勐要有千条河。

”丰富水源,是傣族选址建寨定居的重要条件之一。

正如民谚说:“寨前渔,寨后猎,依山傍水把寨立”“无山不狩猎,无河不建寨”,所以,所有傣族村寨都傍水而建。

傣族对水的依恋,还与风俗习惯和居住地气候有关。

傣族过新年节时,有浴佛、泼水、划龙舟等活动,都离不开水;亚热带的高温,人们要一日几浴;傣族开水田种稻,灌溉也要水。

傣族的生活离不开水。

由于傣族把水视为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,因而对饮水的洁净十分重视。

傣族住地是靠近江河,但他们只把江河水用来沐浴、洗涤而不饮用。

他们要另寻水源,修建水井,专供饮用。

为防止污染,所有的水井都要修建井栏、井屋,防止污物落入井水内。

不少水井还建有井塔,将井口围严实,仅留一个取水口,防止山水冲入井内。

傣家竹楼上的水,也有“喃京”、“喃萨火”(饮水、用水)之分。

“喃京”往往摆在屋檐内较高的地方;人们决不用“喃萨火”来做饭、烧开水、煮汤。

傣家人很早就注意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,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污染,实在值得称道。

旅游小贴士 1、为防备蚊虫和强烈的日光,雨伞就不用说了,还需准备驱蚊和防晒用品,防中暑药(例如霍香正气胶囊)都是不可缺少的。

2、游览时要尊重傣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。

3、西双版纳地区珠宝玉器较多,选购时需仔细甑别。

4、赴缅甸等边境地区旅游,须特别注意安全和卫生。

5,西双版纳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,夏无酷暑,冬无严寒,四季温暖宜人。

最佳的旅游时间在10月至次年6月。

年平均气温21℃,这里从来不下雪,即使在1月份,白天气温也很高。

6,一定要带上足够凉快的T恤和短裤,最好带一件薄外套,因为早晚会有点凉,拖鞋是一定要准备的,到了那边基本上每天都穿拖鞋,运动鞋是绝对无法忍受的。

7,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包出租车去景点,出租司机一开始会给你个比较低的包车价,但是会强迫拉你去一些商业景点和购物场所,他们拉游客到这些地方都会有几十元的好处费,如果你坚决不去,他们会缩减你的行程,例如答应回来送你到机场,你如果没有去他们推荐的景点或购物场所,回城后肯定就会找各种理由不送你去机场了,但是车费绝对不会给你减。

  民间工艺  一:民族织锦 1、傣族通巴与花包 通巴、即挎包。

傣族通巴,以各色毛线、棉线为原料织制。

包长30余厘米,宽20余厘米。

包正面、侧面、后面。

或织花卉鸟兽、或织几何图形,包底部缀有彩穗,色泽鲜艳美观,做工精细,包形小巧,民族特点鲜明,是深受游客喜爱的纪念性商品。

产品除在本州销售外,已出口缅甸、老挝。

花包,傣语称为“骂管”,本是青年男女娱乐、传情的玩具。

歌舞餐厅将丢包活动搬上舞台以后,花包随之变成小巧玲珑的纪念品,深受游客喜爱。

曼景兰等地的傣族妇女,抓住机遇进行花包生产,使花包进入旅游商品市场。

2、民族服装 美观、素雅简洁的傣族女装;绣有各色图案、镶有银饰品的哈尼族、基诺族男装;古朴的拉祜族、布朗族女装,是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的衣着。

州民族工艺品厂,根据游客的需求,开发了夫族、哈尼族、布朗族、拉祜族和基诺族服装生产,以传统布料与现代布料相结合;传统款式、色泽、饰品和现代款式、饰品相结合,设计缝制出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族服装进入市场,销路极好。

二、木质工艺品 1、木板画 以木质细腻。

色泽鲜明的木材和优质的层板为原料,采用绘样、锯裁、拼帖等方法,将反映西双版纳少数民族衣着服饰、生活习俗、民居建筑、自然风光的雕刻艺术品,拼帖在成板框内,精心打磨、修饰而成。

此种木板画、兼客雕刻艺术和浮雕艺术特点,民族特色鲜明,画面色泽自然、古朴、素雅。

大型木板画,多被用于装饰馆堂、居室。

小型木板画,被游客视作民族特色鲜明的礼品,用于馈赠亲友,作纪念品保留。

2、木雕、根雕 传统木雕,多为木刻佛像、神牛、金象,主要用于拜佛。

进入80年代以后,木雕随之出现。

主要木雕产品,是木象、木狮、木牛、木马、人像、变形人、木手镯、木项圈等。

根雕产品,一种是依树根原形加工制作成的神似或形似的动物、植物、建筑物等选型;另一种是绞杀植物气生根自然形成的各种造型,经人工修饰制成的艺术品。

3、黑陶 1991年5月,勐海县乡镇企业局为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,在景真八角亭所在地兴建工艺美陶厂生产黑陶。

1992年开始出坛、罐、壶、瓶、烟具、茶具、陶马、陶牛等63个系列产品。

产品造型新颖别致,雕刻精细,图案古朴典雅,美观大方。

4、银饰品与蝴蝶装饰制品 传统银饰品,主要有钗、耳环、项圈、手镯、臂环、胸饰、脚镯、戒指、腰带等。

蝴蝶装饰制品,系90年代禄开发的新型工艺品。

制品主要有蝴蝶原形工艺品。

主要产品为蝶盘、蝴蝶标本卡;另一种是以彩蝶为原料,拼帖制作56个民族的古今人物造型装饰蝶画。

产品做工精细,小巧玲珑、色彩鲜艳美观,深受游客欢迎。

  傣族佛教建筑  数百年前,小乘佛教传入云南省西双版纳,成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。

这里佛寺建筑随处可见,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,有的佛寺旁还建有佛塔。

佛寺、佛塔成了傣族群众生活的中心场地,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圣殿,佛教建筑艺术也成了傣族人民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。

西双版纳勐泐大佛寺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,以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。

佛寺大多成方形,坐西朝东,屋顶坡面由三层相叠而成,中堂较高,东西两侧递减,交错起落。

屋顶使用长方形片瓦,瓦尾钩在平形的竹制横椽之上。

屋顶正脊及檐面之间的戗脊,用石灰抹平,上面排列各种瓦饰。

正脊上的那瓦饰呈火焰状,戗脊首端大多竖有凤的形象,风格独特。

曼飞龙佛塔西侧那座开敞“布苏”(戒堂,和尚诵经、议事的场所)又是另一种式样:在重檐三面坡长方形佛寺的一侧的中堂部分处,建一样高、两檐,另一侧有端坡的大厅,两边矮一檐,各建一间人字形屋顶的房间。

以上3部分联系着的地方,檐下都打通连成一整体,成了一座开敞式戒堂。

进佛塔要经过的门亭也别具一格。

在一个两重檐人字屋顶的一侧,成直角的再照样建筑一个屋顶,连接在一起组成门亭。

檐下只有柱子支撑,无墙壁,四通八达,供人出进,虽属重复建筑,由于布置巧妙,更显出了傣族特殊的建筑风格。

从中可以看出傣族建筑的显著特点。

那就是这些建筑物没有一座是把柱子镶嵌在墙中的。

离勐海县14公里处的景真八角亭(也是戒堂),造型独特精巧:基座作折角方形,亭子为砖木结构呈八角形。

亭身有31个面,32个角,每个角都盖着缅瓦。

8个亭角偏厦,自下而上,层层收缩,重叠美观,直到顶端,错落有致,结构精密,独具一格。

因亭子建在景真地方,故称景真八角亭,是傣族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仿照他戴的金丝台帽“卡钟罕”建筑的。

八角亭建于公元1701年,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,是景真地区的中心佛寺。

在傣历每月十五和三十两日,景真地区的佛爷集中亭内,听高僧授经和商定宗教重大活动,也是和尚晋升为佛爷的场所。

佛寺旁边或附近大多建有佛塔。

佛塔主要有:缅式钟形佛塔、亭阁式佛塔、泰金刚座佛塔、八角形密檐佛塔,千姿百态。

这些塔基本上由砖砌成,外敷石灰、涂料,大多是实心。

景洪市曼飞龙佛塔属泰式金刚座塔。

这座像拔地而起的春笋的佛塔由3位印度佛教传教士设计,傣族头人主持建造的,建于公元1204年,距今已有800来年。

塔基呈梅花状,周长42.6米,主塔高16.29米,四周围绕着8座小塔,高9.1米,分布八角,塔身是多层葫芦形。

每座小塔塔座里都有一个佛龛,龛里有泥塑的凤凰凌空飞翔。

整座群塔洁白无瑕,秀丽无比。

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也是人们观光的胜地。

  橄榄坝的傣族家人  橄榄坝位于景洪市董东南,原来是一个以种植橡胶、水稻为主的农场。

1998年在州政府“旅游兴州”政策的带领下,农场引进资金,以当地的傣族村寨为基础,兴建了以傣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为特色的傣族园。

1999年8月1日,傣族园正式开园,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,就成长为国家级旅游景区。

傣族园原始的榨糖机、具有传奇色彩的贝叶经书、可口的傣家菜肴为傣家人开来大批游客,也为傣家人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。

傣家人的腰包鼓起来了,以曼春满寨字为例,1998年,傣家人的户均收入一般在1.5万元,2000年户均收入增长到2万元。

作为景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,傣家的房前屋后披上了浓浓的绿荫,村寨之间也铺通了狂阔的柏油路。

傣家人的生活变了,变得富足、殷实,变得从容、自信。

  没有古老遗址  希望对你有帮助。

  • 傻瓜只属于笨蛋
  • 2020-05-31 10:35

买点西双版纳的民族服饰或者是些小饰物,女孩子就喜欢这些,不过,送什么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心意,呵呵,加油咯~~。

  • 嗯 未来~
  • 2020-05-31 12:54

傣族的节日习俗

推荐内容

傣族的节日习俗

最佳答案

傣族的节日主要有关门节、开门节、泼水节,习俗如下:

关门节,开门节:关门节是傣历9月15日,即公历7月中旬,开门节是傣历12月15日,也就是公历10月中旬。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,向佛像佛爷敬献美食、鲜花和钱币,在佛爷佛像前念经、滴水,以求佛赐福于人。

从关门节到开门节的3个月内,是“关门”的时间,为一年中宗教活动最频繁的时期。礼佛,听佛爷讲经,7天一小赕。晚上要放火花、爆竹、高升(孔明灯),举行“赶摆”。关门期间,男女青年可以谈情说爱,但不能结婚,不能外出;待“开门”后方能结婚和外出。

泼水节: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,也就是公历4月中旬。节期一般是3天。头两天是送旧,最后一天是迎新。节日清晨,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幼沐浴盛装到佛寺赕佛,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4、5座,大家围塔而坐,聆听佛爷念经。之后,妇女们各挑一担水为佛像“洗尘”。佛寺礼毕,青年男女退出,相互泼水祝福。接着成群结队四处游行,泼洒行人以示祝福。

  • 枉心@
  • 2020-05-31 14:44

  中国的民俗风情  苗族、土家族过春节,一般比汉族提前一、两天,也有提前六、七天的,称为"赶年"。

"赶年"的时间,因姓氏宗支而异。

以酉阳县为例;老寨乡彭姓,腊月二十九过"赶年";后溪乡彭姓,腊月二十四过"赶年";可大乡和沙滩乡李姓,腊月二十八过"赶年"。

过"赶年"的方式,也不完全一样。

可大、沙滩乡李姓过"赶年"时,禁止杀鸡、杀猪,晚上禁点油灯,只能点烛,并通宵不熄。

部分彭姓过"赶年"时,清晨得由男子做饭。

饭做好,祭祀祖先完毕,再喊女人、孩子起床。

饭后,全家出门游玩。

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饭,过饭"是将肉切成,加上佐料,一层米一层肉,萝卜等,合煮一锅。

"年饭"做好,要先祭祀祖先。

祭祀时,焚香燃烛,烧钱化纸,三跪九叩,怀念祖先功德,祈求祖先护佑。

团年时,要先给果树和犁铧、牛栏、猪圈、鸡舍喂饭,给碓、磨、锄等贴"压岁钱",以求五谷丰登、六畜兴旺、瓜果丰硕、财源兴隆。

  达斡尔族:年年高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,春节时,人们穿上节日盛装,逐家走访,互相祝贺。

每家都备有蒸糕,拜年者一进门,主人就用蒸糕款待。

“糕”在汉语中与“高”谐音,以糕款待,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,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。

节日期间,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、体育活动,一直持续半个月。

  蒙古族:酒肉不尽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,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。

除夕之夜,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,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,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。

午夜开始饮酒进餐,按常规要多吃多喝,酒肉剩得越多越好,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,吃喝不愁。

初一早晨,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,跨上骏马,三五成群奔向“浩特”(村镇),挨个地串蒙古包。

串包时,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,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,人们边歌边舞。

  壮族:迎英雄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,称春节为“新年节”。

这一天,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,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。

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,壮族称做“吃立节”。

“吃立节”是在这个月的30号,相传在100多年前,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,这时春节已过,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,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。

  布依族:姑娘抢挑第一担水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,每年除夕晚上,都通宵达旦地守岁。

天一亮,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,谁先挑回第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1333262376131一担水,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。

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,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。

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,在树尖中左右摇摆,请小伙子射击。

谁先射落荷包,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。

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,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,作为幸福的象征。

  哈尼族:荡秋千春节前几天,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,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。

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。

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,准备立秋千。

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,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。

节日里,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,处处呈现出热闹、和睦的节日景象。

  傣族:掷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,春节期间,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,看谁投得准,看谁接得着。

玩到一定的时候,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、包头布或拴着的马,跑回家去。

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。

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、牵着骏马回来,便设宴款待。

  另外,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,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――泼水节,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,吉祥如意的象征,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,最吉祥的日子。

  高山族:“围炉”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,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。

除夕晚上,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,叫做“围炉”。

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,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,以示吉利。

“围炉”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,洗净后带根煮熟,表示祝愿父母长寿。

如果家里有人外出,也要空出一个席位,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,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。

  满族:挂旗过年满族分“红、黄、蓝、白”四旗人。

春节时,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,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,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,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。

这些挂旗图案优美,色彩鲜艳,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。

  节日期间,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,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,在山岗上、冰面上嗖嗖飞驰。

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,三五成群,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(猪或牛的膝关节骨)。

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,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,阵容较强的秧歌队,不仅在本村扭,还到外村去扭。

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,忘记了疲劳和寒冷。

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―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,直到天明才归。

  白族:“放高升”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,有一种叫“放高升”的庆祝活动。

所谓“放高升”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,在竹节里装上火药,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高升”。

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、壮族一样,从春节到元宵节,男女青年都进行“抛绣球”活动。

凡接不住绣球的,要赠给对方纪念品,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,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。

  侗族:芦笙会贵州、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,春节期间盛行一种“打侗年”(又叫芦笙会)的群众活动。

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“团拜”,只不过比“团拜”显得更加欢乐、热烈。

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。

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。

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,伴随着乐曲,翩翩起舞,尽情地欢乐。

  彝族:跳虎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“跳虎节”的特殊风俗,正月初八,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,杀鸡献“咪司”(“咪”意土,“司”意主人,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),随后由本村“毕摩”祭土主请虎神。

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,“老虎们”两耳高耸,尾巴粗壮,浑身虎纹,额上绘一汉字“王”,颈上挂一个大铜铃,威风凛凛。

“毕摩”念罢祭辞请虎神后,虎王率众老虎入村。

  整个跳虎节期内,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、送虎、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,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、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,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,人丁兴旺,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。

  撒尼族:食汤圆除夕,撒尼语叫“思搓期”。

除夕之夜供祖,吃年饭,是很肃穆的。

午后,家家门前插上绿树枝,枝上挂一顶草帽。

这是无言的告示:请勿入内!不许谈话!就连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声言谈的。

  撒尼语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:“汤圆”和“过新年”是同一个词,叫“阔期玛”。

因为过新年必食汤圆。

  从正月初一起的半个月内,人们纵情欢乐。

初一晚上举行篝火晚会,民歌对唱、三弦胡独奏,古朴抒情。

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,人们伴随音乐载歌载舞。

  初二祭山神,初四送火星为的是驱逐灾害,显示人的力量。

  每年春节初二日午后,农民要把牛牵出来,绕着寨心走几圈,在它的额上戴红布扎的花朵,表示对它一年贡献的敬意。

还喂它米饭和肥猪肉,表示对自己亲密伙伴的慰劳。

  撒尼人从除夕至初五,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动。

从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,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东西。

  233。

  • 我爲什麽要愛你ξ
  • 2020-05-31 15:10
特一为您打造高品质求婚
想求婚?难落地?
不知如何找到、辨别有实力的求婚团队
发送验证码
客服
×
微信客服号

微信号 LMJX5588

添加微信 享专属策划师1对1定制服务